返回首页

天下生意

第0094章——理论设计

紫京之行,我领到了一个绝密任务,看来我的计划要全部提前了,同时我对游龙县的规划也正式从纸上谈兵转移到实际建设之中。

从紫京回来后,从神秘谷里剔剪了一些帝王果枝条,又拿了二十多颗果核给军方。随后专程给华县长汇报了一下招商引资的事情,结果把他高兴得一定要让我直接向县委汇报。

本来是不想和领导们打交道的,但是避不开了,最后只好做了些准备。在县委会议室,终于面见当家的几个人了。一见面,县委的李书记笑着对我说:“呵呵,云龙老师,终于见面了。约你几次,你都是神龙见尾不见首啊。百闻不如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啊。”

“哎哟,对不起,首长,我是事情没做好一件像样的,不好意思见首长们呐。”

“怎么样,我们这些人长的还对得起观众吧?”

“首长您说笑了。”

“云龙同志,你是第一次来我们家里呢,肯定有好事情。说吧,我们大家都洗耳恭听。”

我打开电脑,就正式开始我的理论布局了。

“谢谢各位领导,那我就班门弄斧了。如果不对的地方,领导们就权当是个笑话。”

围绕图片,我先介绍一些本地的特产。

(我)“从全县范围来看,我们这里最主要的农产品和有市场潜力的是核桃、板栗和党参。我找过省研究院化验过,我们这三样特产的营养价值和微量元素含量都是全国最好的。我们县属于高海拔山区,最适宜这些作物的生长,但是这三样东西都不成规模,全部是一家一户的小范围、零星的种植。”

(我)“我的想法是,能不能组织农民大范围种植,可以采取公司加农户,或者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农户,搞订单种植。就是公司或合作社和农民签订合同,保证按期收购,这样农民吃了定心丸,就能安心种植了。核桃、板栗的生长周期至少要三年以上才能出产,这个时间段可以搞林下种养殖业,比如种植党参,或者种草养鸡什么的。这个方面,我已经做了一些尝试。”

(我)“第二个方面,就是县域经济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我们隔壁的县属于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但是,这些发了财的老板们全都跑到外面去消费去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县什么都没有,想买套名牌衣服都要跑到市里、省里,更别说有个像样一点休闲、娱乐的地方了。我分析,下一步国家产业政策一定要调整的,所以看谁先是第一个做好准备吃牡蛎的人了。”

(我)“我们全市八县一区,只有市里才有几栋电梯楼,而且最高的还只有十八层。我们县所有的高楼,也仅仅只高到七层半。所以我想,我们为什么不打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全市的有钱人都到我们县来消费呢?这张效果图是我设计的,大家可以看,我们未来的县城,可以划分为四大功能区。靠山的第一区是办公区,靠高速路的第二区是工业区,临河的这两个区是商业和住宅区。四条大通道贯穿全城,确保规划一百年不落后。”

(我)“这个规划是每年建设一点,要很多年才能逐步建设实现。政府现在要做的,一是控制非法建筑,二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大力招商。至于搞基础设施建设的钱,可以用我们的国有林场做担保,向银行贷款。反正国家的钱政府用,政府欠国家的钱才不怕呢,怕的是贷不到。”

(我)“就像个人一样,要提前消费。说不准以后国家更有钱了,你政府欠的这点小钱一下就给你免了呢。上述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依靠政府,依靠政策的支撑。比如组织农民规模、规范种植,比如征地拆迁等等。”

(我)“各位领导,我来贵县的时间不长,只是结合贵县的实际和书本上学到的一些东西,再加上一些个人的想法,和大家共同探讨。有不成熟,甚至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再和大家探讨几个话题,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是农业发展,第二个是城市建设,第三个是地产开发,第四个是招商引资,第五个是政府融资。下面,我逐一向领导们汇报。”

嘿嘿,过程当然是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理论结合实际,并融合一些成功的案列逐一讲解,间或掌声和笑声不断,最后的总结更是经典。

(我)“各位领导,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表面上看形式一片大好,但实际上泡沫成分居多。如果我的分析不错的话,很有可能会爆发经济危机。那么我们国家会怎么办?这个很简单,我们宏观体制下的市场经济,最大的优势就是自产自销,外面出不去,我们就转移到国内投资。我们云雾山区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廉价,生态环境美好,人文资源厚重,市场潜力巨大,可以多方位、多品种投资开发。”

(我)“当然,随着是市场的开放,单一追求GTP的盲目性和功利性也会凸显无疑。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在选择投资时,一定要兼顾本地的具体实际。对那些高污染、重能耗的产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抵制。我们这个地方实在太小了,稍微一个污染型企业,就可以把我们的蓝天碧水变成昏天暗地了。到那时,我们就真正成了全县的千古罪人。”

(我)“我很赞成有个省的领导说的一句话: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最后给各位领导举个例子,上海有一所大学,地处现在的全中国地价最高的某个地段。建校初期,政府给学校划了很大一块地盘,结果当时的学校领导说,要那么大的地盘做什么,学生都难得扫地。结果是,现在和别人共用一个操场,生源很好,但是无法扩招。老校长早已尸骨无存,但是一生的骂名成了他的墓志铭。”

我说完后,是一阵持续、热烈的掌声。

(李)“对于我县的发展,我们想听听你具体的建议。”

(我)“首长,建议不敢,就有点个人的想法。我们这里没有很特别的矿产资源和其他优势资源。但是有一点,我们处于市中心和省城的中间,我们有很多平整肥沃的土地,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我)“有这么个故事,说有一个地方发现了一座金矿,所有人都去挖金矿,但是必须经过一条河流。有一个年轻人也去了那里,但他没去挖矿,而是买了一条船摆渡,结果他也发了财。他的理念是: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钱。我的想法是,我们现在没有工业优势,那我们就先搞农业,种蔬菜,种水果,养牲畜。市里、省城有那么多人要吃饭,我们就打他们饭碗的主意。”

“呵呵……”

等大家消笑好后,我才继续说:“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旅游。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观念的改变,现在很多城里人都开始自驾游、野外游。我们这里山清水秀,林密草长,完全是个天然的氧吧,我们可以在这方面想点办法。至于地产方面,其他县市的人想进省城,但是进不去,省城的房价太贵,很多人买不起,那么就让他们来我们这里买房,白天在省城工作,晚上回来居住。比如苏吴市,人家不用建机场,就把上海市当成自己家的运输站。就只管建好房子,弄好园子,等你在外拼命赚钱,再回到苏吴在吴侬软语中慢慢花钱。人家的定位很好,就做上海市的后花园。”

李书记对我说:“云龙同志,你说说我们县城的规划。”

(我)“谢谢首长这么信任我,既然首长指示了,那我就围绕城市规划建设这一块给各位领导汇报。刚才我在会上把我们县城划分为四大块,其实还是太小家子气了。华县长玩的才是大手笔,他的想法是,把东边的流水镇和西边的河源镇两个乡镇都合并进城区来,共同组合成东、中、西三个城区。”

(我)“我的想法是,东城区搞农产园区,中城区为住宅商业区,西城区做工业园区,然后一条快速通道全部串联起来,再围绕城区建一条环城路。这样的话,交通通达,建设有序,建设有的放矢,基本上就不存在重复投资和浪费投资了。”

(我)“我对我们县城的粗略设计,就集中在一点上,那就是修路。我设计的路包括两条,一条就是围绕我们现在的城区修建一条环城大道。这条环城大道,要把我们未来城区建设的范围都圈进去,至少是现在的老城区的三倍以上一上。”

(我)“另外一条,就是横穿整个城区的城市大道。这条大道贯穿东西,辐射全城,直接把东边的流水镇和西边的河源镇连接起来。因为和两个地方有缘,所以我建议大道的支线一条连接到河源村,一条连接到财神乡。”

打赏
觉得本书不错?打赏作者,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