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三千粉黛任我选
第十章、三千粉黛任我选,九曲黄河几处偏。
为啥这么说,古代的大儒,多数都是说教真假的高手,道德厚黑的骗子,真正能够为人师表的不多。以朱熹为例,朱熹有扒灰的传言。《宋史》卷三十七有载:“监察御史沈继祖劾朱熹,诏落熹秘阁修撰,罢宫观。”。即指南宋宁宗庆元二年十二月(公元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十大罪状,如“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为害风教”、“私故人财”等等,最主要的是朱熹本人承认了“纳尼为妾”、“私故人财”。
其中还包括“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家妇不夫而孕”。意思是说朱熹曾引诱两个尼姑作侍妾,出去做官时还带在身边招摇过市;朱熹家中的儿媳则在丈夫死后还怀上了孕。
在“庆元党案”中,监察御史沈继祖主张将朱熹斩首,以绝“朱学”。其实如果真要绝了朱熹伪学,还真是中国之大幸矣,也不至于导致中国文化严重滞后西方文明近一千年,导致十三世纪之后的中国文化严重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无法将封闭的二元文化上升到开放的三元文化中去,至使中国社会发展滞后近千年,几乎完全丧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不要一提到朱熹就是什么“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了。
其实也就是个道貌岸然,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罢子,满嘴都是“穷天理,灭人欲”我做你不做的伪道德的教条主义的鬼话。
可以说古代中国文人没有一个具备客观唯心主义思维,他们的思想完全是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思维模式,完全的二元封闭思维,根本不是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只是一味的强调天定“格物”,强调你必须知道你的身份地位是天定的;你生是贵族,天定的,他生是贱民,天定的。这个道理是“致知”的,你必须深入了解,融会贯通,直至融入你的血液里。
现在说,我为什么必须知道你所谓的“格物致知”,并且必须深入的了解你的“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还要必须尽知,直到融入骨髓里。
为什么?
难道你朱熹与小尼姑儿,儿媳妇儿,以及胡丽娘可以“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而我就只能用五指筢“虫虫心下,把人看待,…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的上下撸,难道这也是天定的?
这是他娘的哪门子的道理呢?
所以强调第三方意志的重要性,强调唯心主义思维的科学性,千分紧迫,万分重要。中国人千古以来就不认可客观唯心主义的存在,并灭杀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产生。
原因是古代的权贵们出于政治意图的考量,不愿接受第三方思维而已。
现在讲,其实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并非原产于西方,更不是西方人的文化特产。其实客观唯心主义思维在东西方产生的年代基本是一致的,这也体现出文化存在共性的原因。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半岛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文明,泰勒斯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米利都哲学学派。而在中国的沿黄河地域同样产生了更加辉煌灿烂的古文明,周文王在公元前七世纪左右创造了《周易》后天八卦理论。
严格意义上讲,后天八卦理论与米利都哲学学派同是开放型三元文化理论,因为后天八卦的基数也是三。
在后天八卦中,一至九形成的九天方位,无论你从任何一个方向相加,三个数字的和都是十五,都是以三为基数的倍加模式。
这一点吻合了西方三元论。
但是,三是分的开端,世界上无论何种事物,只要形成三点夹角就意味着这一事物已经形成分居而立的状态。
因此,凡是持三元论思想的文化,都是民粹文化浓厚的文化。如英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小国等,这些国家从骨子里就不喜欢所谓和谐大统一的社会制度。
从这里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周朝后期是春秋战国时代了。
后天八卦在宋代之前得到了大力发展。
但是为什么后天八卦发展到宋代出现了停滞,这与上层建筑出现了思想分歧有关。
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历史,汉朝可谓中国集权制度的开端,但是汉朝是“郡国并立”的政治格局,这种格局是开放式的,是诸候制度和郡县制度并存的政体,郡主的权利与中央权利是交叉并行的模式,诸侯国制度有联邦制的类似点,处于封闭的集权制,与开放的联邦制之间的范围。
汉代初期政治上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较深,上层意识形态主张无为而治,制度上推行郡王与皇权并管制,社会制度郡县并存,共治国家。
由于诸侯国设置有一套与皇权并立的权利系统,诸侯国在发展经济、人文、军事、宗教等方面都有较为自由的空间,因此,当这种松散的联邦体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财富的积累,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中央集权政治有意思的权利冲击,这种威胁来自三元开放思想,也就是后天八卦所具备的多元开放原理。
汉朝最终爆发了七王之乱。
汉代之后中国进入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更是多国混战的时期,多种思想并存,仍然是以道家文化为主,儒家文化为辅的文化发展模式,但是由于道家文化有过多的缺陷,儒家文化又不足以支撑起整个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情况下,第三种思想在这一时期乘虚而入了,就是两晋时期发展起来的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在南北朝以及唐代得到上层建筑的大力扶持,成为与道儒并存的三大思想,但是由于佛教的亲民路线,所以佛教始终也没有成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成为主流文化。
汉朝亡于公元220年,至宋朝开国的公元960年,其间间隔了740年,其中唐朝统治289年是完整的大一统的国家,其余年四百多年都处于多国纷争的时代。但是唐朝的人文思想并不是儒家文化一统天下,唐朝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并存的国家。
唐代在意识形态上较为开放,国家制度既有沿袭,也有创新。
唐代启用的节度使制度,就是为了应对当时的时局发展起来的一种开放制度,是由大一统集权体制向下开放权力,朝廷将权利下放给地方,地方再下放给下级地方个人的制度。即在边境地方军镇设置政治、经济、军事全权的军政长官。
唐玄宗在其父的基础上设置著名的天宝十节度,这是造成地方政府摆脱中央朝廷控制,形成藩镇割据的根本原因。唐朝中后期直至宋朝建立,几百年间战争频繁的原因也是地方政权势力过大造成的结果。
可以说,古代中国从汉朝灭亡至宋朝建立的740年间,中国古代政府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统一的、思想扎实的,用于上层建筑的施政纲领。
这一时期是后天八卦应用与发展最辉煌的时期,这也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宋代出现思想分歧的原因。
当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宋代时,由于中原地区长达近几个世纪的战乱,宋朝政府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天下多国割据的局面。宋结束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但是没有实现大一统的集权天下,北方金、辽两国,地大势强,对宋国虎视眈眈,长期侵扰不断,内部因藩镇割据思想的残余没有死尽,内部起义战争不断。
又基于政治变法的失败,宋代的文人开始反思易经文化给中国人带来的思想混乱,以邵雍为首的宋代易学家们首先提出世道衰落论,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到宋代已经进入衰退的阶段,只有寻找到新的思想才能引导中华文明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前进,最终《易经》在宋代文人中出现了研究方向上的变革,首先是以邵雍为首的易学者,提出对河图、洛书的重新认识,并重启“河图”(先天八卦)对于中国文化影响的研究,形成“先天八卦论”。
这就是邵雍的先天八卦论得到程朱肯定的原因。
这也是后天八卦至此停滞在宋代的原因。
但是邵雍以及程朱理学在宋代并没有得到上层建筑的认可,甚至有灭掉程朱理学的声音。
元代对《易经》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这与蒙古人的文化思想有关,侵略者在利用殖民地文化时是有思想障碍的,一是由于文化基因不同,二是由于文化层次不同。
事实上在古代,侵略者的思想文化往往落后于被侵略者的文化修养。
原因是在冷兵器时期,人类并不是完全依靠知识与修养,以及先进的武器为手段才当侵略者的,而是依靠单纯与勇敢,以及双方同有的长矛大刀硬邦邦地拼出来的。所以文化应用最广泛的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
因此,宋代研究出来的文化成果到明代才得以应用。
朱元璋在分析了中国古代遗存下来的所有思想之后,就选中了儒家文化与理学思想作为上层建筑的形而上,并加以推广,成为明朝王权的政治纲领。同时将儒学中的异己思想排挤出意识形态,以净化儒家文化和理学思想的纯洁性。朱元璋将孟子请出孔庙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可是,朱元璋大概意识不到,无论任何文化都有其利弊性,在你收紧一种思想意识形成封闭的意识形态的同时,你也关闭了另一扇开放的大门。
在你走上封闭的轨道之后,开放的列车同时也就停止于原地不动了。
为了确保王权的稳固,集权制的顺利实施,朱元璋最终选择了儒家文化中以先天八卦为理论基础的理学思想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纲领,用以统治下层民众,来结束因为开放的后天八卦思想造成的割据的制度,与战乱的社会。
并清除了倾向于后天八卦的孟子思想,用以巩固集权制度。
这就是后天八卦发展到宋代出现停滞,发展到明代被驱逐出意识形态,流落到民间,逐渐远离上层建筑,成为民众的一种算命文化的原因。
朱元璋在消除后天八卦对意识形态的影响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点被当代一位伟人所效仿。
因此,消除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决非易事。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北风吹枯木,老鸦雀无声。
眼看大年二十八了,范二毛刚起床包武德已经站在门前。
范二毛一看老板站在门前,一个健步窜了出去,来到包武德面前问道:“包老板起的真早呀。”
“今天不是去朱市长家嘛。”
“嗯,嗯。不过这也早呀!”
“你又给他联系没有?能见到他不?”
“我也不能确定,反正昨天给他打电话时,他说他中午在家等我。”
“嗯。他既然说在家等你就一定会在家,人家那么大的领导,说话还不算数?”包武德说着看了一眼范二毛又说:“你快准备下,咱们走。”
“嗯,嗯。”范二毛应着话心想:“要不说人家是富人,就是勤快,这才几点人家已经来了,跟人家比我这穷命就应该穷。唉,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该扔。”想着向卫生间走去。
由于包老板站在外边,范二毛也不敢磨蹭了,三下五去二,抹了几下脸就出来了。
走出来望着包武德说:“走吧,只是这么早咱去哪呀?”
“先吃饭去,然后去我家拉点东西,第一次去市长家,总不能空手吧。”
“也是,要是两手拎两肉锤去,看咋进门。”范二毛憨笑着又说了一句,“还是包老板想的周到。”
“嗯,走吧。”
两人说着向大门外走去。
吃着早点,包武德心里有事,几乎就没下肚什么东西,范二毛心里啥事不装,甩开腮帮子猛吃一通,吃的肚脐眼张嘴才算罢休,吃饱站起身去付帐时包老板早已付完站在店外了。
两个人上车,车子一溜烟的向包武德家驰去。
车子刚到家门口,单刘胥已经站在大门前等着了。
车子停下,单刘胥一个健步冲到包武德的车门前,拱手迎着包武德下车。
包武德走下车,一脸严肃地向单刘胥示意了一下,随口说:“把我准备的东西装车上。”
“好咧。”单刘胥应着小跑着向院内跑去,没多会儿,单刘胥抱着两大包东西过来了,范二毛看着挺重的,赶快急走几步接了其中的一个,范二毛一上手就觉着挺重,心想:“包老板弄的啥吔,这么重。”想着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包武德问:“包经理买的啥,这么重。”
“你不用问了。”包武德也不看范二毛,严肃地说。
装好后,包武德示意范二毛坐副驾驶位上,然后自己上车,发动车就开车走了。
范二毛坐在副驾位置上总感觉有点别扭,心想:“包老板第一次让我坐他身边,看来是真抬举我啊!”心下想着不免又有些得意。
正在他得意的脸上露出笑容的时候,包武德把车子停了下来,范二毛一看车子停在武德建筑公司的大门前,待车子停稳后,包武德摁了两声啦叭,没多会从大门口走出一个美丽到耀眼的女人。
范二毛一看是梦柯,心中不免犯狐疑了。
正在范二毛胡思乱想之际,梦柯拉开车门坐在了车子后坐上。
待梦柯坐稳,车子箭一般地窜了出去。
正是:
三千粉黛任我选,九曲黄河几处偏。
王孙不舍绿珠轮,琼轩甘露动和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