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肱骨之臣
一转眼的时间就到了九月十五,距离中秋过去不过一个多月……
自从沈长青从江南道回来之后,又进入了闲鱼的状态当中,每天除了喝点小酒,吃点好吃的之外便是给他们上上课。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几门课程每天上一次,愿意听的可以随时过来旁听。
而经过这五天的时间,大家也都迅速的接纳了沈毛毛,虽然他们基本上也都知道沈毛毛和沈长青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同时他们也大概明白沈长青其实平时还是挺孤独的,有这么一个亲人也是好事。
不过除此之外,沈长青这一次从江南道回来,最高兴的人其实还是当属袁守诚了。
其实在之前,他对于沈长青就有一些猜测,那就是沈长青本身可能拥有非常强的实力,但是他本人却可能不太清楚。
只不过他一直都没有拆穿而已,毕竟就算是沈长青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厉害,但他说出来的那些东西可都是实打实的有用。
什么九九乘法表,什么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还有那些各种各样的玄妙无比的公式。
有时候就连他都怀疑这些东西,真的是人能够想出来的吗?
但凡能够想出来其中几样,那已经可以算是参透天地之间的某种道理了,可以直接原地成神的功德,更别说如此之多的法则奥秘。
而这一次回来,袁守诚观察沈长青的面貌以及状态,还有他现在对于这些东西的态度,无一不昭示着沈长青已经完全的了解了自己的能力和身份。
终于熬出头来了!
袁守诚觉得自己上了沈长青这条船可谓是上对了。
但是相比于未来,沈长青更关心的其实是当下,毕竟未来科技能发展到什么样子,沈长青自己心里也大概有数。
毕竟就只靠着自己一个人,能力有限……
与其关心这些重新再走一遍别人走过的路,还不如关心一下猪肉到底什么时候能吃。
这可是倾注了自己大量心血的,虽然是李治在整天照料,但是没有自己的技术和理论支撑,这猪就算让李治再养五十年,也不一定能够研究的明白。
眼瞅着就在这几日了,沈长青还特意找了几本书,翻着看了看,根据书上的内容算了一算,发现最好的日子就在三天之后。
也就是说三天之后沈长青便可以吃到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的第一口正儿八经的猪肉了!
这和后来宋朝时苏东坡做的东坡肉可不一样,苏东坡那个时候的东坡肉完全就相当于是水煮猪肉,沈长青要做的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经过后世改良之后的红烧肉!
于是沈长青连夜写了一封请帖,第二天直接送到皇宫之内,沈长青打算先请李世民吃上这么一顿,毕竟现在还是封建社会,推广养殖猪还得让李世民亲自下令才行。
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李世民在收到这邀请函之后,神色非常古怪,猪肉是什么样子他很清楚,这东西的存在完全就是一个错误。
说它是肉吧?
这东西吃起来味道简直不像是阳间能够存在的,而且价格又一直降不下来。
想要吃也不是完全不能吃,但要经过很复杂的处理才行。
但是如果说这玩意儿完全不能吃吧,那倒也不至于,虽然难吃而且价格不便宜,但是相比于羊肉狗肉,又会便宜许多,很多百姓吃不起那些肉,只能吃猪肉。
可结果沈长青居然写信说,要请自己吃这种东西?
李世民一下就想到了先前自己的儿子好像一直在长青观里养猪来着……
当时的李世民觉得这是沈长青在培养自己的儿子,所以一直都没有管,结果就这样一直养到了现在,就连上次李治进宫的时候都说在养猪。
现在可倒好,猪出来了,轮到自己这个当爹的品尝恶果了!
本想着随便找个理由拒绝掉,毕竟自己平常公务繁忙,而且身为一国之君也不好随意出宫。
可是转念一想,沈长青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以来,为大唐立下的功劳数不胜数,随便挑出来一件都是值得举国欢庆的。
而自己给沈长青的又能有什么呢?
一个虚职,还有微不足道的如同许多粪土一般的凡俗之物。
“罢了罢了,这次便答应下来吧,为了大唐吃几口猪肉又算得了什么?当初在打仗的时候,饿的不行,要是有这么一头猪,莫说是粪坑里爬出来的了,就算是一块长得很像猪肉的大粪,那也得吃下去!”
虽然心中想是这样想的,但李世民答应的理由其实还有一个,那就是沈长青在信件结尾写的,到时候他会多准备几坛好酒。
就算到时候肉不好吃,多喝几口酒,总能把那个味儿盖住。
李世民心中一狠,如此想到。
随后便写了回信,准备让高力士送回去。
可是刚刚写完,正在他准备把这信件放在信封里的时候,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
“对了,这种忆苦思甜的事情怎么能够让朕一个人来承受,这国家虽然说朕是君主,但是在治理上还需要朕的那些肱骨之臣。”
想到这里,李世民当即提起笔来挥毫泼墨,引以为经典的行书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在纸上划过。
一封又一封的信件出现在桌子上面。
而那些开头的收信人,则是魏征、杨师道、袁天罡、长孙无忌、魏王李泰、长乐公主等等,一共七八个人,这些都是他平时比较信任的大臣和比较宠爱的子女,至于太子他本来也想修书一封的,但想一想太子最近的恶劣行径,让他直接在心底里划掉了这个名字。
李世民写信的内容就是让他们在三天之后都来皇宫吃饭,顺便尝一尝沈道长的新手艺,至于沈长青要做什么菜,他在信中只字未提。
否则的话一说要吃猪肉,他们估计可能就要一个个的称病,不来了。
等到写完之后,这些信件被一封一封的送出去,李世民这才摸了摸自己智慧的胡须,眼神之中放出一道金芒!
只不过宴会在际,那些从草原一路赶来打探消息的突厥探子也抵达了长安城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