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真没想当神仙

第三百九十一章 我也要去

李世民没有想到长孙皇后居然会这么说,神色有些愕然。

长乐可是他们的女儿啊,而且一个女孩就这样跟着沈长青跑到巴蜀之地像话吗?

虽然自己也很敬重沈长青,但是自己可是知道那沈长青还是养着两三个小妾的。

哪怕是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完全正常,但毕竟除了皇帝和男人的身份之外,他还有着一个父亲的身份。

“父皇,长乐也想去那边看看嘛,听说那边是道教的发源地,长乐主要还是想去那边看看,顺便再为父皇和母后,还有我们大唐祈福。”

长乐不无撒娇的说道。

就算是李世民,也很少看到长乐这副样子,此刻听女儿这么一说顿时就心软了,心想着沈长青应该也会有些分寸的吧,而且自己的儿子李治虽然年纪不大,但好歹现在也很懂事了,有他看着应该也算放心。

而且长乐向来是那种比较有主见的,说不定这一次去真的是为了祈福,如此想一想,长乐反而还挺孝顺的,虽为女儿身,但是孝悌之心一点都没有放下,非但如此,甚至还像她母后一样时常关心着大唐,有着一颗替自己分忧的心。

“那好吧。”李世民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沈长青:“沈道长,朕这个女儿一向活泼,性格好动,此番去蜀地便有劳沈道长多多照顾了。”

沈长青不经意间看了看一旁面带微笑,面容端庄的长乐,哪能不知道她这副样子根本就是装出来的,无非就是为了说服爸妈让自己去巴蜀而故意表现出来的。

虽然知道这样,但他还是没有拆穿。

否则的话到时候自己带着班底去了巴蜀之地,沈毛毛整天和她的女朋友在一起,李治现在也经常和武元华在一起,那自己却没个伴儿,总是显得有些空落落的。

更何况自己对长乐早有好感,大唐对于结婚的年龄也是有限制的,长乐现在也到了适嫁的年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嫁出去。

“放心吧,陛下,长乐公主天资聪颖,敏而好学,此番前去巴蜀哪里用得着我照顾,说不来还有什么地方需要公主相助呢。”

沈长青说道。

李世民一听这话也就放心了。

长乐现在正在心里憋着高兴呢,突然桌子底下一只手伸过来放在她的手背上,长乐公主被吓了一跳,但抬起头之后发现居然是自己的母后,这才投去一个感激的笑容。

毕竟如果不是母后开口,父皇八成是不会允许自己前去的。

不过长乐之前在提的时候就已经想过自己可能去不了,母后居然这么说,难道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意?

再看母后的眼神中带着别有深意的意味,这让长乐不禁有些脸红了。

不过要走的话还要再过几天,正好这几天长乐可以收拾收拾东西。

沈长青在最后这几天也完善了一下施工图纸和策划方案,然后把最终定稿的图纸交给古槐。

“如果按照这个图纸来进行施工的话,大概能做到什么程度啊?”沈长青问道。

古槐仔细研究了一下图纸,看着那上面繁复的线条和结构,虽然外表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内在的结构和现有的那些建筑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那就是沈长青所设计的这一处道观绝对要比他见过的所有房屋都要坚固和结实。

因为沈长青很清楚的在图纸上写明了混凝土的配比,虽然以他现在的技术还没有办法制造出钢筋来,可是如果用玻璃厂的那些炉子,稍微改一改,做成一个炼钢炉的话,出来的产品就算是比不上现在的钢筋,但强度也比如今厉害的多。

“如果材料齐全的话,我需要两天的时间。”古槐最后如此说道,当然他说的两天是比较保守的状态,毕竟在沈长青这种高人的面前,话最好说的还是不要太满。

“两天?可以。”沈长青点了点头,虽然心中已经震惊得天翻地覆了,但脸上依然保持着从容淡定。

这也从侧面说明,沈长青现在的职业素养非常之高,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颜色,大厦将倾而寸步不移。

用一句话来讲,这就叫做喜怒不形于色。

结果古槐看到沈长青的神情之后,心里不禁有些打突突,心想着沈道长怎么没有露出笑容呢?难道是嫌自己做的慢?

唉,早知道就应该说一天的!

失策啊!

算了,现在话也说完了,具体就等到时候再说吧,在能够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节省时间,这可是自己在投奔沈长青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万万不能办砸了。

等到第二天准备出发。

沈长青早早的就安排好了道观的事情,在他离开之后道观的营运工作全部由袁守诚来负责,而道观现有内务工作者是由白冬儿来负责。

原本沈长青也是打算带上白冬儿的,而且白冬儿也很想再跟着沈长青一起出门,好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可是奈何手头放不下长青观的工作。

这一下离开好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堆到袁守诚的头上,那袁守诚就算是再能干也是会累的。

因此白冬儿只好决定留了下来。

不过昨天晚上沈长青已经在她那里过了一夜了,好好安慰了一下她。

现在白冬儿就只想沈长青能够早点回来。

长乐也早早的就来到了长青观之内,因为先前也没问沈道长在这一天的具体什么时间走,所以来早一点总是不会出错的。

临走前沈长青还给了白冬儿一个大大的拥抱,在白冬儿耳边轻轻说道:“放心吧,我过段时间就回来了。”

随后沈长青、长乐公主、沈毛毛、如烟、李治、武元华以及二代弟子贺年,各自登车。

一共四辆马车,沈长青和长乐公主一辆,沈毛毛和如烟一辆,李治和武元华一辆,贺年则单独赶着一辆装着货物的马车。

好在大家出门也没有怎么矫情,东西没有带太多,包括衣服也只带了三四件换着穿而已。

剩下的完全可以去了成都府再买。

除了沈长青和贺年所在的马车之外,另外两辆马车上各有一名金吾卫充当车夫。

另外还有六名金吾卫骑马随行。

打赏
觉得本书不错?打赏作者,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