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真没想当神仙

第四百四十三章 反复横跳

刚看到此番来人身上穿着的衣服的时候,刘恒泰就感觉到了浓烈的危机感。

因为他根本无法理解这些人为什么穿的这么少,而且还不冷,难道这就是沈长青这一次新研究出来的衣服?

而且现在他脑海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衣服究竟能不能量产。

当然这个量产是他们刘家生产这一批衣服的那些数量。

若是连这个量都达不到,那他们刘家就根本不用害怕,若是真的能够比肩刘家的产量,那对于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威胁。

刘恒泰的大脑飞速运转,因为他这一次举办诗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拉拢那些寒门学子,一方面就是出于商业目的,为刘家的这些衣服开拓市场。

毕竟现在最好赚钱的人便是文人和女人。

女人们在唐朝的地位高,所以她们会为了自己的美而进行消费,而那些文人们则是出于应酬虚荣等等的需要,所以要为自己置办一身看得过去的行头。

你穿的越好,大家就越会对你刮目相看。

在刘恒泰出门接见的那一瞬间,李治就感觉自己非常不喜欢这个男人,身为皇子李治也见过许多王公大臣,各种各样性格的人也见过许多……

刘恒泰就是那种很明显就十分虚伪的人。

而李治也是一样,虽然他年纪小,但是跟着沈长青和父皇见识过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拥有一颗稚子之心的李治更容易感受到他人的善恶。

在李治的眼中,这刘恒泰便是一个恶人,笑容之下隐藏着的凶狠让李治非常的不适应。

不过这也仅仅是不适应而已。

但他们早就已经可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李治随着皇姐长乐公主一同坐在主位之上。

凌驾于所有学子的上方,而事实上也只有他们两个可以坐在这个位置上,毕竟皇族的身份摆在这里,其他人哪怕就是刘家这样的家族,也不敢有丝毫僭越。

至于宋学义四人则是坐在最末尾的位置,以他们寒门的身份能够坐在这里,已经很不错了。

可就在这时,一直坐在李治和长乐公主身边,自以为是的刘恒泰突然站起身来,然后朝着长乐和李治微微一拱手,带着虚心无比的语气问道:“沈道长今日可是有事?”

言下之意就是在询问沈长青为什么没有来。

随后长乐点了点头:“是啊,今日沈道长有要事要做,若是刘少爷有问题想要请教沈道长的话,可以找个不忙的时间去长青观那里坐一坐。”

长乐这边的话也是暗藏深意,大意就是沈道长现在很忙,肯定没时间抽空过来和你们这些小屁孩们一起玩耍,如果你是真心仰慕沈长青的话,可以找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虚心虔诚的上门去拜访拜访。

可是刘恒泰并不打算罢休,但他也同样知道,在这种场景之下,如果自己能够摆出一份弱势者的样子来,那无疑对自己是非常有利的。

总之笼络人心这一块儿是被他玩的明明白白的。

“也是,沈道长如此之忙,自然是没有时间和我们这样的学子一起玩的,以沈道长那样经天纬地的渊博学识,我们这种微末之技可能在他看来就像是过家家一般,抱歉公主殿下,先前是我唐突了,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日后一定找个机会带着厚礼上门去赔罪。”

这话说的可谓是茶里茶气,但在场的基本上都是和刘家关系比较好的人,而不管是长乐公主也好,还是晋王李治也好,他们也仅仅是认识而已。

虽然他们先前对于这二人的感官还都挺好的,但现在这二人连同着沈长青在他们心中的印象一落千丈。

你沈长青是名动京城的大师,也是让无数文人敬佩仰慕的对象,但你平时自己标榜的是爱民如子,一心奉献,要让百姓们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

可现在你是怎么做的呢?

连为我们这些大唐未来的希望传授一些道理你都做不到。

这不是道貌岸然是什么?

可是就在这种场合之下,长乐在听完刘恒泰所说的那些话之后,非但没有解释,反而直接点了点头:“是啊。”

而这一句话更加引起了他们的怒火,因为这些话别人说他们还可以理解为是一些沈长青的热衷的信徒们容不得别人说沈长青的任何一句坏话,但你是长乐公主,是陛下的亲生女儿,说出这种有失偏颇而又贬低诸位学子的话来,那是绝对不合适的。

而且你和沈长青天天都待在一起,说明沈长青平时也是这么做的,表面上一副仁爱仁慈的样子,实际上对于谁都是瞧不起的。

但就在这时,刘恒泰又突然说话了,他突然服软了。

“抱歉抱歉,先前说了一些有失偏颇的话,其实是我是真的很敬重沈道长,无论是他的诗词也好,还是他所做的那些为国为民的事情也好。”

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再出来说上几句话,也可以趁着长乐说话之前堵住她的嘴,因为长乐一旦开口,很有可能就会将这些学子们说服。

而自己这样一来就等于先给他们下了台阶。

自己给这些学子们下的台阶,和长乐事后主动解释的概念完全不一样。

长乐知道对方打的是什么算盘,而且这样一来大家已经算是结仇了。

可自己既然来到这里,便不会让其得逞。

但也不会如同一个泼妇一样骂街,长乐有着自己的办法。

话分两头。

就在沈长青开业之后,很快就来了第一个客人。

眼看着已经要过冬了,但他们家的棉衣已经残破的不能穿了。

但恰巧他又是长青观的忠实信徒,几乎每个月都要去2~3次。

就在前三天,他忽然看到这里贴了一张海报于是寻人问了这上面的意思,在得知这是要帮他们想办法保暖的时候,他就留了心思。

等到今天店铺一开业,他就直接第一个进来了。

虽然这里最便宜的也要150文钱,但他就算是自己做一件棉衣,买材料也得上百文。

所以综合来算还是在沈道长这里比较划算。

打赏
觉得本书不错?打赏作者,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