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绝世医妃被摄政王爷宠上天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派太医事宜

老皇帝心底失落异常,没想到自己最有希望成为储君的皇子,竟然这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竟没有一点自己的决断。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悦,语气也很是平淡。

“朕知道了,安王有何见解?”

白初一直立于大殿之下,说话做事都小心谨慎。

等到老皇帝问起之时,他才说道:“儿臣认为。若是不派太医去医治,别人会以为父皇苛待十公主。可是皇兄的顾虑与不是并无道理,我朝的太医向来管理严苛,也是为了防范。若是可以的话,父皇可以请别的大夫,或者是太医院已经递了辞呈的太医,前去医治。”

老皇帝起先听的时候只是眯着眼,他认为景王都没有什么好的决断,那么一直沉默寡言的安王也必定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可是听了后话,老皇帝眼前一亮。

原来他只是在两边都做周全的考虑,而并非是不作为。

如此一来,也不至于让他传出苛待十公主的流言,又可以保证皇家机密不泄露。

“儿臣认为摄政王府上的神医颜姑娘可以担任此任。”白初进言说道,“颜姑娘的医术高明,想必父皇也见过的。”

“不妥。”老皇帝摇摇头。

虽然他知道颜沁雪的医术高,可是那名女子也知道他的病情。而且这样的神医实在是如同旷世奇文,要是北国那边,到时候不肯放人,岂不是流失了人才。

“儿臣鲁莽。”白初低下头去。

皇帝没有怪罪之色:“你且下去吧。”

“父皇……儿臣还有一人可以推荐……”

白初刚准备说话,就被白颂给打断了。

“启禀父皇!儿臣觉得,可以让宫里的张太医去给十公主看病,张太医已经两年没有给嫔以上的后妃看病了。”白颂抢先一步说道。

他素来争强好胜,现在朝里朝下都是谈论议储的事。

这种关键时刻,要是自己什么都不说,岂不是显得他很无用?

然而此话一出,皇帝又不由自主的皱起眉头来。

张太医的事情他怎么得知?

连他父亲的后宫都了如指掌。

老皇帝看了过去说:“嗯,张太医是个不错的人选,初儿呢?和你皇兄看法一致吗?”

白初摇摇头,说:“儿臣想举荐的是从前太医院的庄太医,庄太医以前是太医院的院正,医术高明且更显得父皇对十公主的关照——而且庄太医早就离开了宫里,只是那天为颜姑娘作保才回来了,此人出去更为安全。”

“你不说我倒是忘了这人。”老皇帝听后十分满意,但是也没有过于褒奖说,“看起来是你皇兄日常对你的指点有加,既如此,派庄令出去吧。”

白初听后松了一口气。

“谢父皇。”

二位皇子齐声叩拜。

他总算是没有辜负颜沁雪的嘱托。

待到朝散,白初身后跟了一群人。

都是一些阿谀奉承的人。

“安王殿下真是聪慧不过,这样的决断简直就是明慧!”

“陛下今日可真是赞赏——”

这些奉承的话语听在白初耳朵里,他没有觉得兴奋,反而是觉得惶恐。

“诸位都是我父皇的肱骨之臣,如此谬赞,本王实在担当不起。”

说完,白初对着旁人有礼抱拳,然后离去。

白颂听到这些,气得脸色大变,青白之色涌现于面上。

德喜在旁边说道:“这些人惯会见风使舵,都忘了从前巴结您的时候了。”

“什么聪慧过人?不就是和稀泥。本王又何曾不知道那庄令?只是还没说出来罢了,倒让他捡了便宜。”白颂冷哼一声。

德喜连连点头:“王爷说的是呢,其实皇上又何尝不知道,您刚才也听见了。皇上是说您平时指点安王指点的好,其实这功劳皇上是记在您头上的。”

德喜也只是在门外听到了这么一句话。

但很显然,他这么说,白颂气消了不少。

很快圣旨传了下去,庄令奉旨前去北国。

临走时候,颜沁雪暗中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庄令看了以后焚烧处理不在话下。

却是庄令走的第十五天,突然传来消息——

“北国世子之妻,十公主薨逝。”

如此惊心动魄的事情传来,众人吓得不轻。

颜从庭这天下朝回来,在屋子里焦急地团团转。

赵桂与也满心的担忧之色。

再看那颜瑾月,如果不是被禁足,肯定赶回来看笑话。

李姨娘沾沾自喜,却是很担心的和颜从庭说道:“侯爷,这下摄政王该是要恨死咱们了!”

颜从庭本来就心烦,听了这话更是焦躁不安。

但是他并不想理会李姨娘。

“送姨娘回去。”

“侯爷……”

李姨娘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天以来,颜从庭越来越不待见自己。

折柳赶紧搀扶着她回去。

“姨娘,这是侯爷让奴婢给您拿来的安神药。”

折柳捧着药碗,递给李姨娘。

李姨娘想都没想就喝下了,随后熟睡了过去。

旁边角门传来吱呀呀的声音,而后又传出来几声“猫叫”,折柳听到声音,赶紧把灯吹了,悄悄地摸了出去。

再一看时,乃是璎珞。

“怎么样了?”

璎珞眉目顾盼,确保身后没有旁人跟随。

折柳点点头:“姨娘已经睡下了,还有两个小丫头,也都被我打发走了。”

璎珞这时候说道:“让你找的东西找到了吗?”

“找到了,是这个吧?”折柳拿出来一个小匣子,里面放的是一枚小铜印章,是李姨娘的私印。

“好,那我拿走了,姨娘那边你想办法,别让她发现了。”说着,璎珞又塞给她一个伪造制品。

折柳拿回了印章,不动声色的朝着熟睡中的李姨娘看了一眼,心下一狠,把那假印章给塞了进去,重新关好了匣子,依然是放在妆奁里面。

却说第二日,侯府上下再次炸开了锅。

颜沁雪是被外面的声音给惊醒的。

“出什么事了?”

平日里昌平侯府的人都懂规矩,尤其是她的馥香斋。

没有人敢如此大声喧哗。

“李姨娘胆子也太大了吧!”

打赏
觉得本书不错?打赏作者,为作者加油!